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張辛欣、高亢)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到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相比較2013年的2508億元,增長近千億元。綱要同時提出,通過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實助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集成電路又稱芯片,是工業生產的“心臟”,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由於起步較晚,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價值鏈核心環節缺失,產業遠不能支撐市場需要。工信部數據顯示,去年集成電路進口2313億美元,多年來與石油一起位列最大的兩宗進口商品。
      目前,集成電路產業仍存在核心技術缺乏、企業融資成本高、產品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等問題。這其中有技術難以追趕的現實原因,也有相應政策體系不健全等深層次問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說,此次綱要最大的亮點是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告別以往專項獨立作業的模式,強化產業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統籌協調整個產業發展。
      針對企業融資難問題,綱要提出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重點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同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過創新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支持企業上市和發行融資工具等對產業給予支持。
      綱要提出,到2015年建立與產業發展規律相適應的融資平臺和政策環境,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2020年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2030年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實現跨越發展。  (原標題:到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cicztccttf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